(资料图)
一、题文
(二)阅读文言文,完成下题。木雕神技 商人白有功言:在泺口①河上,见一人荷竹簏②,牵巨犬二。于簏中出木雕美人,高尺余,手目转动,艳妆如生。又以小锦鞯③被犬身,便令跨座。安置已,叱犬疾奔。美人自起,学解马作诸剧,镫而腹藏,腰而尾赘,跪拜起立,灵变无讹。又作昭君出塞,别取一木雕儿,插雉尾,披羊裘,跨犬从之。昭君频频回顾,羊裘儿扬鞭追逐,真如生者。--选自《聊斋志异》注释:①泺(luò)口:地名。②竹簏(lù):用竹子编的圆形容器。可译为竹篓。③鞯(jiān):鞍鞯,又称鞍韂,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。(1)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。①见一人荷竹簏___②昭君频频回顾___③会宾客大宴___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(2)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A.又以小锦鞯被犬身不以木为之者(《活板》)B.于簏中出木雕美人于厅事之东北角(《口技》)C.跨犬从之能以径寸之木(《核舟记》)D.真如生者匠师如其言(《梵天寺木塔》)(3)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①安置已,叱犬疾奔。___②宾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___③罔不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。___(4)本文着重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木雕的?结合原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“木雕神技”之“神”有哪些表现?
二、解答
(1)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,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。①句意为:看见一人背着竹篓。荷:背。②句意为:(扮作)昭君(的木雕)频频回头。顾:回头看。③句意为:恰巧遇到有人在举行盛大的宴会。会:恰巧,适逢。④句意为:中间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。间:夹杂。(2)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,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,进行比较,得出答案即可。A.两个“以”都是“用”的意思。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。B.第一个“于”,从;第二个“于”,在。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。C.第一个“之”,代词;第二个“之”,的。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。D.第一个“如”,像;第二个“如”,按照。选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。故选:A。(3)本题考查翻译语句。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,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,直译为主,意译为辅。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,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,达到词达句顺。①句中重点词有:叱,呵斥;疾,快;奔奔跑。句意为:布置完毕后,大声呵斥狗迅速地奔跑。②句中重点词有:意,心情;少,稍微;舒,放松。句意为: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,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。③句中重点词有:罔,无,没有;因,依据;势,样子;具,具有;情,神情。句意为: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,各有各的神情姿态。(4)第一问: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。结合课文内容,从“高尺余,手目转动,艳妆如生。又以小锦鞯被犬身,便令跨座。安置已,叱犬疾奔”中可知,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。第二问: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,抓住关键语句来概况。结合课文内容,“手目转动,艳妆如生”“美人自起,学解马作诸剧,镫而腹藏,腰而尾赘,跪拜起立,灵变无讹”“昭君频频回顾,羊裘儿扬鞭追逐,真如生者”这些语句中表现了木雕的“神”。答案:(1)①背;②回头看;③恰巧,适逢;④夹杂。(2)A(3)①布置完毕后,大声呵斥狗迅速地奔跑。②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,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。③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,各有各的神情姿态。(4)主要从外貌、动作两个方面描写木雕的。“木雕神技”之“神”表现在:手目转动,艳妆如生;美人自起,学解马作诸剧,镫而腹藏,腰而尾赘,跪拜起立,灵变无讹;昭君频频回顾,羊裘儿扬鞭追逐,真如生者。三、分析
参考译文: 商人白有功(人名)说:在泺口河上,看见一人背着竹篓,牵着两条很大的狗。从他的背篓里取出木雕美人,一尺多高,手和眼睛都能转动,(容貌)装扮就像活的(一般)。又用锦缎作的(类似马)鞍子披在狗的身上,然后就让木雕美人跨立坐在上面。布置完毕后,大声呵斥狗迅速地奔跑。(木雕)美人自己立起,学着松开缰绳,扮演种种马戏动作,时而蹬藏于犬腹之下,时而从狗背跃至狗尾。(在狗身上)叩拜起立,灵活变化没有一点差错。又作昭君出塞的样子;另外取出一个木雕,(在其身上)插上雉(野鸡)尾,(为其)披上羊皮做的裘衣,骑在(另一只)狗上跟随在(作昭君的那个木雕)后面。(扮作)昭君(的木雕)频频回头,(穿着)羊裘衣(的木雕在后面)扬鞭(在后面)追赶,真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。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X 关闭